战场从来不止是男性的天下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有许许多多女战士,她们未必有李兰娟“国士出征,不念归期”的壮举、陈薇少将和“魔鬼病毒”斗了二十年、临危不惧、抗争到底的科研实力,也没有格力电器董明珠偷偷以个人名义捐款1亿元的财力,更没有韩红为爱心慈善基金会筹款超1.4亿的影响力,但在疫情之下,平凡的她们却书写了不凡的力量。
这个特殊的春天
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
我们的生活被按了暂停键
我们不能自由活动
我们不能正常探亲访友
然而,对于她们来说
生命却按下了快进键
不分昼夜,与死神抢夺时间
原本,她们也只是平凡人
她们善良、温暖,
她们也是
别人的妈妈、女儿、妻子……
但疫情之下
她们成为了英勇无畏的战士
她们化温柔为力量
用坚韧守护城池
成为战疫一线
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
母亲突然病故
火神山医院护士向家的方向三鞠躬
2月12日上午,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,负责感控准备检查的护士吴亚玲,明显加快了准备防护物资的速度。
11时许,她悄悄走出工作区,在员工通道的一个角落里,面向家乡昆明的方向,拨通了家人的微信视频。
殡仪馆遗体告别厅,一个简单的遗体告别正在进行。十多名戴着口罩、披着孝衫的人,环视逝者一圈后,面向逝者站成一排。
“一鞠躬、二鞠躬……”
满眼泪水的吴亚玲,跟着遗体告别的节奏,面向家的方向深深三鞠躬。这是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“主战场”的战士向去世母亲最后的告别。
这一幕,正好被现场采访的媒体捕捉到了。
2月11日下午,吴亚玲母亲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。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,吴亚玲忍着内心的悲痛,在她特殊的点位坚守换岗,而很多战友第二天还不知道。
▲吴亚玲深深三鞠躬,向母亲作最后的告别
重症医学二科也安排她先休息几天。但当天她还是决定像往常一样,走进火神山医院。
千里视频送别母亲,不少战友都安慰吴亚玲。她说,科室医护人员实现“零感染”是她的责任,请大家放心,她参加过援非抗埃、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锤炼过,一定能挺过去。
“ 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。
保护自己,多救人 ”
眼下是非常时期,不少人抱怨理发店关门,没地方打理发型。可是,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毫不在意发型如何,甚至剪了个光头只是为了工作方便,90后护士单霞就是其中代表。
▲90后护士单霞
“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,现在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,尽力量去救更多人。”1月27日,为了避免交叉感染,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,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90后神经内科护士单霞剃光了及腰长发。
“剪个光头没有什么,只是为了好戴帽子,好穿防护服,好上战场,好保护自己,保护我同事。”
“呆了八年的神经内科,此时此刻已经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收治病房所替代。”单霞说,“我相信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坚守下,我们很快会回到这里,我们还会团聚在一起快乐地工作,快乐地生活。”
网友纷纷点赞:姑娘,你剃光头发的样子真美!
“ 同事已连续工作十多天,
我要回来减轻他的压力 ”
武汉封城后,一张“临时通行证”,从荆州到武汉,距离300公里,在车牌号位置却写着:“自行车”。
一段4天3夜的归程,不分昼夜、风雨兼程,原因只有一个:“尽快返回工作岗位”。但这一路上无论是骑行、步行还是搭车,她从没想过退缩。
24岁的甘如意是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院范湖分院的医生。
“我们科室只有两人,疫情这么严重,我必须要回去。而且另外一位同事58岁了,他已经连续工作十多天,也能减轻他的压力。”
顺风车到达汉阳区后,找了一辆共享单车,靠手机导航继续骑行。导航耗电特别快,手机很快就没电了。她逢人便问:江夏金口怎么走?
当她回到单位,同事们这才知道,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小姑娘,竟然骑回了武汉。“他们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。”
非典英雄,17年后
将爱女送赴抗疫前线
王秀英教授,2003年就曾参与过抗击非典的战斗,如今,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,一线告急,爱女随即响应国家号召,接过自己的“接力棒”,担起新的时代使命。2月8日,对奔赴武汉战“疫”前线的爱女,她连夜在女儿的微信上留言写下了的殷切嘱托。
每一份力量都闪亮耀眼
▲最早上报疫情的女医生——
来自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张继先。
2019年12月26日~29日,她接诊了7个相似病人,
其中4个来自华南海鲜市场。
经历过非典的她敏锐地判断“这肯定有问题”,
于是和院方一起坚持上报,还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,将7个病人隔离开来。
▲而比女护士们更“不爱美”的,
或许是火神山医院那些女性建造者。
工人、包工头到材料员、专家……现场口罩安全帽一戴,
扛上铁锹铁镐,根本没人分得清男女,个个都是“女汉子”。
女工人没有一个个报出自己的名字,但有人说:“我们有一份力,就发一份光。”
▲四川自贡护士王玥玲,取消了原定2月1日的婚礼,
脱下婚纱穿上护士服的她,
最后用视频的方式和当消防员的丈夫举行了最特别的婚礼。
▲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彭渝,
大年三十瞒着父母丈夫和孩子驰援武汉。
丈夫看到别人发的机场出征照有她,才知道她已经奔赴前线了。
▲两人在电话中大吵一架,
彭渝忍着情绪又开始了14小时连轴转的工作。
可休息的时候,她收到了丈夫的“和解”短信,
“你是我妻也是战友,盼凯旋!”
▲河南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的一线护士刘海燕,
在医院门口和9岁女儿上演隔空拥抱。
当女儿撕心裂肺喊着“妈妈”,
刘海燕却一边心痛一边坚定地安慰道:
“乖,妈妈战胜了病毒就能回去”。
▲2015年2月,参加埃博拉战斗回来的宋彩萍,
和11岁儿子紧紧相拥的照片让无数人泪目;
5年之后的除夕夜,宋彩萍再出征驰援武汉,
儿子已经比她高出一个头了,没有大多语言,依然是一个大大的拥抱。
无论是女工、女医生、女企业家还是女歌手,每一份力量都闪亮耀眼,她们都是我们的战士,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女主。我们的生活都按下了暂停键,但她们却毅然选择按生命的快进键。
她们没有发通稿,没有上热搜,甚至没有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名字,但她们忙碌的背影、脸颊被口罩勒出的血痕,比成百上千篇空洞的赞美诗要有力得多。
疫病就像一张人性的核酸试纸,变幻人心,尽在其中。而那些剪去长发的护士们,安全帽之下的女工人……就是善良、勇敢、慈悲的化身,在这个乍暖还寒春天特别有力量,特别鼓舞人心。在这些闪着光耀的平凡女性身上,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脊梁。